政协委员蒋胜男:24小时无休止!基层干部被困在各种报表和材料里
日期:2024-03-17 00:48:55   来源:可信计算

  今年1月26日,蒋胜男发布微博,向中小学老师、乡镇工作人员了解“困于各种表格App和各种繁琐的行政打卡及各种行政表格会议检查疲于奔命的状态”,并表示希望能在全国两会上“替这些‘表哥’‘表姐’说句话”。

  “上面千把锤,下面一根钉。”蒋胜男指出,基层工作者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耗费在一些无谓的各种报表、汇报材料、迎检资料等事务性工作中,有些地方动不动就搞个问题清单,但凡是巡视、督查、审计、环保、网络舆论情况、安全生产、信访、社会平安稳定出现的问题,都要清单化处理。

  此外,即使没问题,也要填各种报表,党建、经济、平安、改革、创新、生态等工作,都有常规化的报表。日报、周报、月报、季报、年报,多口收集、多头报送,天天在冲刺,事事都紧急,基层干部东奔西走。而用于切实帮助群众处理问题的时间被严重压缩,最终基层减负不止沦为空喊口号,甚至还要为此多填一张“基层减负整改工作进度表”。

  蒋胜男介绍,虽然近几年来,国家相继出台各种创新政策,严厉整治和官僚主义,推出

  ,依托网络技术,让数据多“跑腿”,希望能为基层“表哥”“表姐”减负增能。但由于在具体操作中缺乏统筹设计,“数据系统”对于基层工作者来说,不但不是减负,反而成了层层加码的增负。

  具体而言,各不同级别不同门类的单位争相推出各自所属的App、公众号、视频号,为了各单位的数据好看,为了工作留痕,为了美篇,“表哥”“表姐”们还需要纸质表格和数字表格双重工作,还要去上级各部门的App上写问卷、打卡、拍照、拍视频、美化上传,发社交平台并截图上报等。

  “大数据不但没有为‘表哥’‘表姐’们减负,反而增加了更多的越级下达指令现象,政出多门、九龙治水。”蒋胜男表示,“有了微信和钉钉,各种‘群指令’反而使得基层工作者24小时无休止地在接受各种‘忽然发下’的指令,基层更加不胜负荷。”

  她了解到,有些基层工作者要在上百个甚至更多App上打卡,有些上级部门的平台和App为了自身的点击数值还要层层转包任务,要求每个单位把点击数转发数点赞数挂机时长作为比赛竞争数据。有些平台甚至要求基层工作者不但自己日均点击十次以上拍照上传,还要把发动群众“自愿”下载打卡相关App的数值作为考核目标。

  ”“保守主义”“懒政思维”严重。各部门都有“来头”,都强调各自表格意义的重大,各种需要报送资料、材料、数据等,要求的时间很紧,甚至有些时候“张口就要,闭口就到”。

  她关注到,各部门许多表格要求相似,但不同部门都因为“口径不一”而需要每次单独申报、重复申报、反复申报。许多基层工作者每天要花十四小时之后应付这些表格打卡以及“发动群众”打卡,有些一年要填几百份表格,有些每个月在各种App挂机上百小时以完成某项“考核任务”。

  “这些‘考核任务’细究起‘打卡挂机’的总量来,基层干部切成三五份都没办法,只能造成‘现编、空挂、虚报’的情况。”蒋胜男直言。

  此外,蒋胜男还指出,有些基层工作过多干预群众的事件,把“群众无小事”“**零容忍”无限上纲上线,把群众当作“巨婴”,把基层干部当作“奶妈”。

  例如进小区捡垃圾、铲除小广告、村居清洁卫生等工作,将本属于物业、环卫及个人卫生的工作变成公务员工作,不仅效率低下,甚至会适得其反,让群众对公务人员产生“作秀”“”的误解。

  “不止基层工作者,甚至连中小学教师,也被各种各样的行政事务所侵入。”蒋胜男补充道,过多承包不必要的杂务不但使得基层工作人员疲惫不堪,甚至还借助行政力量,把许多零碎工作借助中小学教师摊派到学生家长的头上。许多中小学教师每天最大的工作不是教书育人,而是要完成各种“保险、防诈、安全头盔、防溺水、美育、竞赛、活动、突击检查、APP下载、打卡、拍照、美篇、公开课等”。有些教师每周参加会议及学习十次以上,每学期数十本台帐,就没有时间提升教学质量,关心中小学生的心理成长变化,带来一些教育问题。

  “在区块链和AI时代,各级部门的工作思维方法不应该还停留在‘传真机时代’。各地都有大数据中心,建议在以市一级为中心利用原有大数据平台,建立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系统报表数据中心。”蒋胜男说。

  她表示,在AI时代,各部门可完全通过报表中心自建相应报表规格下载所需报表,实现高效的数据处理和信息共享。若出现数据项缺失的情况,相关部门可向报表中心申报,再由报表中心下派基层增补数据。同时基层提报数据形成多部门共享,避免表格内容重复,反复填报,提高工作效率,确保工作质量。

  在区块链时代,数据的输入、修改和传输等操作均可被精确记录和追溯,完全可以减少纸质文件报表必须手工填写的所谓“留痕”,提倡“数据网上走”“报数不报表”,既能解决瞒报、漏报、虚报、误报、重报、迟报等问题,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又能真正减轻基层多头报送的压力。

  此外,蒋胜男认为,基层的检查、调研等工作应统筹有序,非突击、常规、有预先通知的可在市一级统筹安排,而不是各部门自行其是地“想来就来”,部门联合检查、统一调研,多头合一,可在一定时间内,对基层乡镇实行“最多走一次”。

  她指出,乡镇基层工作人员是政府与老百姓“打通最后一公里”的执行者,而如今疲于应对各种上级部门层出不穷的“考核”“打卡”,这个基本功能被废弃空转,将会产生严重的不良后果。有统筹的安排不但可以减少基层的工作量,避免九龙治水,也可有效避免多头管理、政出多门,政令冲突等,使基层单位和企业有更多时间在工作上,而不是在“忙于接驾”、“不停整改”中迷失真正要面对的工作。

  在各部门数据平台建设方面,蒋胜男认为,不应以点击论英雄。在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一味以“下载量”“阅读量”为指标,不但容易出现为盲目追求数据下派指令加强基层负担而引来怨言,甚至有些部门在“数据化”指令下匆忙上马,而自身并没有专门负责这项工作的人,把系统外包给第三方公司的,会让第三方公司成为对基层有“生杀予夺”权力的人,把公众号、官博外包给第三方公司的,会让政府官号沦为数据水军与追星工具,授柄于人,在舆论导向、党政形象树立方面起到反作用。

  对于中小学教师面临的行政压力问题,蒋胜男表示,分管教育的相关领导,应负起为教育部门压力的作用,而不能变成转嫁压力的一环。“分管教育的领导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减轻中小学教师的行政压力,让他们能够专注于教书育人的本职工作。同时,我们也要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转嫁压力行为,确保教育部门的工作不受外界干扰和压力的影响。”

  蒋胜男还建议,政府部门应建立健全基层反馈机制,以有效地确保政策执行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通过基层反馈,上级部门可以及时了解基层工作的难点、痛点,从而制定出更加切实可行的政策和措施。同时,基层工作人员也能够最终靠反馈机制,提出对政策制度的意见和建议,促进政策不断完善。(21经济网)